首頁 > >
牛蒡,保護松花江濕地安全和消滅自然災害的濕地植物之一
媒體:原創 作者:龐明路
專業號:龐明路
2025-08-07 16:09:10
一、牛蒡的家族譜系:
中文名:牛蒡;
學名:Arctium lappa;
別稱:大力子,惡實,牛蒡子;
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桔梗目-菊科--牛蒡屬-牛蒡;
監測地點:
黑龍江螞蟻河三角洲省級自然保護區松得莫利村段花江江堤上;
監測時間:2025年7月21日。
二、牛蒡的形態特征。
二年生草本植物,具粗大的肉質直根,長達15厘米,徑可達2厘米,有分枝支根。
莖直立,高達2米,粗壯,基部直徑達2厘米,通常帶紫紅或淡紫紅色,有多數高起的條棱,分枝斜升,多數,全部莖枝被稀疏的乳突狀短毛及長蛛絲毛并混雜以棕黃色的小腺點。
基生葉寬卵形,比較寬闊,基部心形,有長葉柄,兩面異色,上面綠色,下面灰白色或淡綠色,葉柄灰白色。莖生葉與基生葉同形或近同形。
頭狀花序多數或少數在莖枝頂端排成疏松的傘房花序或圓錐狀傘房花序,花序梗粗壯。總苞卵形或卵球形。總苞片多層,多數,外層三角狀或披針狀鉆形;全部苞近等長,頂端有軟骨質鉤刺。小花紫紅色。
瘦果倒長卵形或偏斜倒長卵形,兩側壓扁,淺褐色,有多數細脈紋,有深褐色的色斑或無色斑。冠毛多層,淺褐色;冠毛剛毛糙毛狀,不等長,長達3.8毫米,基部不連合成環,分散脫落。花果期6-9月。
三、生長習性及生態價值。
我們監測的牛蒡常生長在松花江江堤及松花江兩岸濕地河流兩側、岸堤、道路旁。
牛蒡是喜強光、耐旱、耐寒的植物,非常事宜濕地生態系統,對于保護松花江岸堤安全、保護濕地生物多樣性、生態平衡、消滅自然災害具有重要生態功能。
因,牛蒡具有較強食用價值、藥用價值和工業價值,需要持續加大保護力度,最終保護老百姓生產生活風調雨順。
2025年8月7日
閱讀
712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