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從楚辭里走來的清新芳草
第一次看到杜若這種植物,是在福建武夷山風景區一處石壁處,雖然寧波也有這種植物但一直沒有遇到。想不到今年六月在西周一村莊后山見到杜若這種植物,這是象山新記錄植物。
認識杜若
杜若(Pollia japonica Thunb.)是鴨跖草科、杜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長而橫走,莖粗壯,不分枝,高可達80厘米。根狀莖萌生的根須會形成側根,可作為分株育苗使用。
杜若葉無柄,葉片長橢圓形,基部楔形,互生,長得與竹葉相似,也 有叫竹葉蓮的。蝎尾狀聚傘花序,常多個成輪排列,形成數個疏離的輪,也有不成輪的,一般地集成圓錐花序,花序遠遠地伸出葉子;花瓣白色,倒卵狀匙形,果球狀,果皮黑色,每室有種子數顆。種子灰色帶紫色。7-9月開花,9-10月結果。
杜若,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地區,多生長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谷林下。杜若植株高大,株叢茂密,綠葉濃蔭,觀賞價值較高,屬于優良的林下地被植物,也可用于盆栽觀賞。傳統醫學認為其根莖具溫中理氣、疏風消腫功效,葉片外敷可緩解蛇蟲叮咬及腰痛等?,F代研究顯示其揮發油成分含杜若烯等活性物質,但臨床應用已逐漸減少。
古代的杜若
杜若最早出現在屈原《楚辭?九歌》中,一共三處:《湘君》中“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湘夫人》中“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以及“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山鬼》中“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這三處都提到杜若,其中提到的杜衡也是古人對杜若的稱呼之一。
《楚辭?九歌》三處提到的杜若或杜衡,只是相愛之人借用杜若表達情感而已。在文學上,杜若往往是作為“香草”的代名詞而不是具體的植物形態?!睹t別錄》曰:一名杜連,一名白連,一名白苓,一名若之?!墩f文解字》云:若,杜若,香草。沈括《夢溪筆談》云:杜若即今之高良姜,后人不識,又別出高良姜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亦提到杜若,吳其浚在《植物名實圖考》中以竹葉蓮名稱出現,可能葉子似竹葉有關。
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中提到杜若:“味辛,微溫。主胸脅下逆氣……明目。輕身。一名杜蘅?!蹦铣奶蘸刖皠t對其產生了質疑,認為“《楚辭》云山中人兮芳杜若。此者一名杜衡,今復別有杜衡,不相似?!笨梢姸湃艉投藕馐峭愇?,今天來看也不是同一種植物。從中看出古人所稱之杜若、杜衡、高良姜、竹葉蓮等均指向杜若這種植物而已,但如此多的植物指向杜若也不知古人是如何鑒定、識別、命名的。
可能是受到《楚辭》的影響,杜若被古代詩人看作是一種純潔、美好的植物意象,還被賦予了高潔純凈的特征。送人遠行時,贈送杜若以表達祝福;求愛表白時,贈送杜若以表達自己的思慕之心;在修禊之禮中,佩戴杜若幽蘭是很重要的步驟,屬于“正衣冠”,杜若扮演的是“驅除邪穢”的角色。
杜若與半蒴苣苔混生
杜若葉片柔美,小花清新,果實可愛,是公園或庭院綠化的優良品種??芍惨槐P于陽臺,偶爾置于案頭,沁人心脾,心情無比舒暢。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