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蛾眉豆豐熟
又是一年蛾眉豆成熟,又是一年豐收季,老家的那些豆子,竟讓我十分想念了。想念起前年的一篇文章《蛾眉豆彎彎》,如下:
一縷桂花風,幾點豆花雨,秋意便濃了。那涼爽的勁兒,似是吹皺了我的一腔情思,鄉(xiāng)愁便順勢布滿心頭,油然想起鄉(xiāng)間的老家。
此時,老家院墻邊兒,蛾眉豆定是潑辣地開著純白的、紫紅的小花,一穗壓一穗,歡天喜地;或是彎如新月或是狀如蛾眉的豆莢兒,定是密密匝匝,一串串似風中搖鈴,又似無數(shù)的蝴蝶振翅欲飛。

扁豆是學名。在老家,更多的稱之為蛾眉豆。因之常見,在房前屋后皆可種植,省地、易活、豐產(chǎn),像極了農(nóng)村好生好養(yǎng)的娃,故鄉(xiāng)親們還要加上一個兒化音,叫它“蛾眉豆兒”,喚起來像喚著我們的乳名一般親切,土里土氣,卻毫無違和感。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記得每年臨近清明,母親便整理出一壟菜地,撒下一把黑色的蛾眉豆種子。經(jīng)過幾場春雨的激發(fā),地里慢慢伸出稚嫩的葉,不多久后延展纖細的藤,綠油油的可愛模樣。母親小心翼翼地開始移栽,她用竹芊撬動菜苗底部的土壤,一手輕提苗身,一手輕捏底部的泥土,力保每一株都帶上球土。如此這般,滿滿一竹籃的菜苗,留三四株合并種在院角,剩余的全部分發(fā)給鄉(xiāng)親灣鄰。
清朝學者查學禮曾詩詠扁豆花:“碧水迢迢漾淺沙,幾叢修竹野人家。最憐秋滿疏籬外,帶雨斜開扁豆花。”入秋前后,綠肥紅瘦的時節(jié),一架墨綠的葉兒蓬蓬勃勃,纏繞攀緣爬滿了圍墻或是一株樹,執(zhí)著的伸枝長蔓。一串串花藤,層層疊疊出紅紅白白的豆花兒,開開謝謝,從夏末持續(xù)到晚秋,繪成了一幅農(nóng)家畫卷的點睛之筆。
我喜愛花兒的繁盛,我喜愛豆莢的清香。在豆莢還是扁平滑溜溜的早期,母親往往以一盤的量進行采摘,以圖嘗個新鮮味兒,農(nóng)家土灶,自產(chǎn)的菜籽油,旺火翻炒之間吸納了煙火氣兒。待豆莢盛產(chǎn),母親便是滿竹籃的收獲,再分給四周的鄰里。通常得到“我家的也有,我家的也吃不完”的回應,于是,母親便送得更遠一些。直到竹籃空了,母親臉上才蕩開如紅豆花似的笑容。
除了清炒,母親還變著花樣進行儲存。有的煮熟后晾曬成干菜,有的與辣椒豇豆一起進行腌制,再老一些,剝開外皮,取其豆米,留待過年煮臘肉,那都是一道道美味。
于我,更愛清炒。清炒的甘甜成為舌尖上的回憶。那是初中時候的一個秋天,一場秋雨后氣溫驟降,住校的我們都感到輕寒。午餐時間,母親給我送來了長袖衣服,還帶了一個菜瓶。那時住校的我們人人吃咸菜,一個星期回一次家?guī)弦黄俊D赣H送來的,是辣椒炒蛾眉豆,鼓鼓漲漲的豆莢,母親切得絲絲均稱,伴著蔥花、生姜末和香油的味兒。惹得同寢室的小伙伴連連稱贊,極其美味,真羨慕你有這樣能干的老媽。
母親擇扁豆時,從一頭尖角,沿弓背輕輕撕下一條筋絲,從這頭,到那頭。再一折兩截。或是用剪刀齊齊整整地一剪接一剪。 目送母親牽手弟弟遠去的背景,母親平日的這里運作,一一浮現(xiàn)在腦海。以至多年來,如蛾眉豆種子,種在心里。在夏日已殘,秋已起情的季節(jié),悠然地枝枝蔓蔓。
“一庭春雨瓢兒菜,滿架秋風扁豆花。”秋風裊裊,秋雨瀟瀟,那些高低起伏的山川,農(nóng)家的炊煙,還有母親炒制蛾眉豆的煙火日子,詮釋出一份堅守本位、努力生長的生活勁兒,滋養(yǎng)幾分思鄉(xiāng)情懷,彎彎在心,久久難平,激勵自己無畏未來的風雨兼程。
版權聲明: 1.依據(jù)《服務條款》,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wǎng)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wǎng)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wǎng)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jù)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